• 主管:河南广播电视台   主办: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河南县域经济网

    城市新闻:


    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

    首页 > 法制 > 正文

    日期:2017-08-21 17:16:46    来源:西藏日报     
     随着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,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们遇到问题时习惯于用法律途径解决,这说明,公民在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的同时,已懂得用法。

      多年前,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,我区普法工作侧重于法制宣传,即向公民广泛宣传法律制度,让公民学习法律,知道法律的存在,在内心深处尊重法律,自觉遵守法律。

      如今,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基本建立。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,我区的地方性法规也日益完善。可以说,法律条文已覆盖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,普法的重点正向应用法律转移。曾经的法制宣传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今天耳熟能详的法治宣传。也就是说,以前侧重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,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重培育公民树立依法治理的理念。

      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,虽然仅仅一字之差,却是一个飞跃。当然,这个飞跃是渐进式的,经过30多年的努力,公民自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权益,这就是用法,这就是法治思维的确立。

      普法的中心工作有所转移,相应的方式手段也要与时俱进。笔者认为,在运用传统普法方式的同时,目光要主动锁定新媒体。

      2017年6月底的统计资料表明,我国已有7.51亿网民,其中7.2亿为移动终端用户。对我区而言,城镇社区自不必说,农牧区网络建设也已进入快车道,手机成为大多数人生活工作中须臾离不开的工具。时代的发展,要求普法工作者转变观念,更新载体,让普法对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接受普法宣传及教育。

      媒体融合已确立为国家战略。普法工作必须借助新媒体这个重要载体,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。

      举例来说,好多青少年喜欢游戏,可不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普法效果?在设置中,哪些环节是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发出的正能量,哪些环节是违法犯罪应付出的代价,通过趣味性闯关,让游戏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的引导。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,具体方式不一而足,关键是运用得当,使普法效果最大化。

      以法治国、以法治藏、以法治理,这些理念正渐入人心,法治的种子正在萌芽。

      社会与时代的发展,对公民的法治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,普法工作依然在路上。

    (声明:本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如是转载内容,本网站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。如发现政治性、事实性、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。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(责任编辑:宗明亮)

    下一篇:在线教育之乱,“愿打愿挨”不是理由
    上一篇:《淮南市审计机关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定》出台

    关于我们 |本网动态 |人员名单 |版权声明 |广告服务 |联系我们 |法律顾问